⒈ 棗子的核。
⒉ 棗核筆的省稱。
引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下·王真》:“孟節 能含棗核不食,可至五年十年?!?br />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漸江水》:“童子以一物如棗核與 質,質 含之便不復饑。”
引宋 黃庭堅 《林為之送筆戲贈》詩:“外貌雖銑澤,毫心或麄糲。功將希栗尾,拙乃成棗核?!?/span>